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高和分享」

原文发布时间:2024-04-14 17:23

 

1·一生的问题:计划经济是否可行?

 

少年哈耶克,不爱学习,留过级,还和老师对着干,转过两次高中。但他对父亲的十万件植物标本却爱不释手。

一天,他把玩着珍奇的蕨类标本,一种强大得无法抗拒的意志力,把他推向一面大镜子前。

他久久地痴望着,突然在镜中闪现出,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那是完美的几何形状,比例是神奇的1:4:9。黑色石板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先是聚合成一条条光柱和阴影,交织成轮形图案,然后转动起来,越转越快,刷地闪出一行大字:你注定,终生只思考一个问题,与一个人纠缠不清。

光柱熄灭时,黑色石板也瞬间消失,梦醒了。

~~~

对哈耶克的兴趣,源自他的小册子《通往奴役之路》。

他是比特币的精神领袖,也许中本聪读过他的《货币非国家化》。

活了93岁,是诺贝尔获得者中的长寿老人之一。

他是撒切尔夫人的精神导师,是里根的偶像。

哈耶克一生都被一个问题迷住了,"计划经济是否可行?"(就叫"哈耶克问题"吧。)

就像爱因斯坦坚信"上帝不掷骰子",哈耶克的信念是古典自由主义。

有些人,着迷一个问题,并终其一生去追问。这些人是有使命者。

 

 

2·从理性上对计划经济批评

 

"哈耶克问题"的缘起,是他参与了20-30年代米塞斯发起的大论战,社会主义(那时特指中央计划经济)不可计算性大辩论,然而正处在大萧条时期,其观点自然使他们成为失败一方。

二战后,欧洲拯救崩溃的经济,特别是苏联经济强势崛起,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相信计划经济才是最有效率的。但哈耶克从直觉上认为这不对,然而这需要理性地分析。

深入比较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后,他发现有三个核心观点是至关重要的:价格机制的作用、企业家精神和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哈耶克认为价格是传递信息和协调经济活动的关键机制。因为价格能指导资源向最有效的用途流动。企业家则通过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他们的活动也是基于对市场信息和消费者需求的判断。

 

但是计划经济的大问题是缺乏真正的市场价格,也就没有市场反馈机制。此外市场经济的知识是分散在每个个体的,许多又是难于言传的默性知识。使得中央决策者缺乏必要的信息和知识,来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因而资源配置往往是低效的。

 

哈耶克坚信,计划经济注定会失败,那根源是什么呢?为此他用了形象的比喻来说明。

他说,计划经济好比是一个巨大的温室,所有的植物(企业)都被精心培育和保护。这些企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往往变得脆弱和缺乏创新。

他又说,计划经济如同一个没有反馈机制的黑箱系统。决策者很难知道他们的决策是否有效。

 

 

3·从伦理上对计划经济批评

 

作为古典自由主义的旗手,他从骨子里支持个人主义,反对集体主义。认为集体主义恰恰就是专断的,因为它一切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那篇网红小册子《通往奴隶之路》一书中,他深刻的分析了纳粹主义。认为,纳粹主义不是一群疯狂之人的所作所为,相反是有深刻的思想起源,它其实是集体主义梦想的一个最高版本,试图用理性的现代化来铲除所有非理性的东西。

集体主义往往倾向于规范和同质化,追求社会中的共同价值和标准。这种趋势可能削弱了个体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空间,最终导致奴役。

 

为了在情感上赢得大众的认同,《通往奴隶之路》是站在旷野上的大声疾呼,计划经济不仅导致经济上的奴役,还会导致政治上的奴役,将观点升级为终极价值和伦理层面。

正是这种使命感,使他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书稿,反复修改,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完成。

在书中,他提出了两个核心观点,说明计划经济必然使人们失去自由。

观点一,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基础和条件。

观点二,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

 

(为了得到以上观点的解释,我把这些问题"喂给"AI秘塔)

秘塔(解释观点1):如果没有经济自由,就没有个人的政治自由。

没有经济自由的计划经济必然要有一个中央的经济计划,而这种计划经济最终将会导致极权主义。被赋予了强大经济控制权力的政府也必然会拥有控制个人社会生活的权力。

秘塔(解释观点2):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

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掌控在一个人手中,不管这是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一个独裁者的,谁拥有了这个管理权,谁就能全面控制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4·纠缠不清的人

 

在哈耶克的一生中,和他纠缠不清的人,不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成为灵魂伴侣的表妹,也不是他的思想领路人米塞斯。而是另有其人,就是凯恩斯。

20世纪两位最伟大的经济学家非哈耶克和凯恩斯莫属,他们的关系不仅影响了经济学的发展,更使亦敌亦友的凯恩斯成就了哈耶克。

~~~

哈耶克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凯恩斯已是他心目中的一位英雄,因为只有他敢于猛烈抨击《凡尔赛和约》,并发表《和平的经济后果》预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爆发。

凯恩斯主张国家应该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和保障就业。他提倡国家应该对经济进行无处不在的干预。

然而,哈耶克反对凯恩斯所提倡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认为会导致市场失灵。他提出自发秩序理论,坚定走自由市场的道路。

~~~

#首次争论

20年代末他们刚刚相识,凯恩斯对哈克很友善,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热情地给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回信。

然而哈耶克为了出名,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评论,抨击凯恩斯的大作《货币论》。

凯恩斯大动肝火,想知道是为什么?随后一年,他们通过五封信,讨论争议的问题,每次都是凯恩斯先写信。

然而沟通是无效的,凯恩斯认为他根本没有理解自己的理论。

争论的结果是哈耶克彻底地败了。几年前曾信奉哈耶克观念的人,纷纷投奔到凯恩斯门下。

哈耶克非常痛苦,他并不是要和凯恩斯作对。他只是一直在思考,"计划经济是否可行?"

为此,30年代,他大量投入到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当中。

40年代初,各种集体主义思想泛滥,很多经济学家已迷信计划经济时,他却静心写了一本小册子《通往奴役之路》,说明计划经济必定失败。

#再次争论

凯恩斯理论一直大受欢迎,支撑着西方经济从战后萧条的泥潭中摆脱出来,然而70年代初经济出现了滞涨,这是凯恩斯理论无法解决的。

此时的哈耶克已是被主流遗忘了,他又写了一篇批评凯恩斯的小册子,叫《骑虎难下:凯恩斯的通货膨胀思想传统》。

正是这篇文章,使英美学届重把聚光灯又聚焦在哈耶克身上,使其1974年获得诺奖。之后,才有了圈粉撒切尔夫人和里根。

亦敌亦友的凯恩斯成就了哈耶克,也促成了他用一生的时间,最终找到了"哈耶克问题"的答案。

 

(为了说明他俩之间的密切关系,我咨询了AI秘塔,以下是相关补充。)

(秘塔:第一次争论后,他们还成为了亲密朋友。机缘是二战期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也搬到了剑桥,他俩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有时,他俩会在晚上站在国王学院的屋顶上一起观看炮火,消磨时间。那时他们在政治和经济问题上,也是站在一起的。)

 

 

5·致命的自负

 

哈耶克在晚年并没有花在旅游或不重要的活动上,相反在1978年到1985年间积极写作,完成了《致命的自负》。这本书是他研究社会哲学的一个总结,他认为可能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哈耶克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不是无所不能的。精英们很难逃脱一种诱惑,就是想用理性去做整体的社会制度设计。但人类对理性的自负却是致命的。

因为,复杂的世界秩序超越人类理性,超越个体认知,任何人基于构建理性设计出来的社会制度都会面临必然的崩塌。

哈耶克还继承了波普尔的理论,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制度的演变应该考虑到历史经验和传统的积累。

 

(弹幕:丹尼尔在研究认知偏差时,提出了人类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过度自信: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6·林边公墓

 

哈耶克逝世后,被埋葬在维也纳北郊的林边公墓。按照天主教教规举行了葬礼。

神父在布道时说,"他曾一度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大问题,他曾努力地寻找答案。他本人相信他找到的答案仅仅是马赛克瓷砖中的一小片而已。"

 

 

7·敬畏之心

 

近日讨论未来社会的趋势时,我和一位朋友,争得面红耳赤。

他最后说,有两句话请我记住,是一位著名的当代历史学家告诉他的。

"历史没有规律!历史是由偶然加必然来推动的,但首先是偶然!"

"对于社会的未来趋势,我们只能用敬畏之心去面对!"

 

(AI秘塔,读了这篇小作文后,提醒道:难道哈耶克一生坚守的古典自由主义就是必然吗?!建议人们,锻炼好身体,才能见证历史!)

 

 
 
 
话题:



0

推荐

苏鑫

苏鑫

303篇文章 59分钟前更新

高和资本董事长,中国房地产界资深人士,曾任SOHO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其领导的SOHO中国销售团队创造了中国房地产界营销的神话。2009年苏鑫开创了中国首支人民币商业地产私募股权基金——高和资本,专注于投资商业地产。苏鑫先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又荣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苏鑫先生还担任中国城市更新论坛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房地产同学会会长等职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