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高和分享」
原文发布时间:2025-02-26 18:37

一、投资界的吐槽大会

朋友在三里屯有个小会所,白天作为公益美术馆,晚上就可以招待三教九流。朋友点了米其林外卖,还准备了上好的威士忌,我带着两瓶黄酒,名为"不上头"。

大家开始聊房地产行业,聊八卦,微醺之后终于到了正题,说说2025年投资趋势,可惜变成吐槽大会。

吐槽三人行简介一下,小c是保险行业的年轻中层,老k是地方平台公司的高管,老s我就作为资管公司的代表。

(为了符合手机端的阅读习惯,请AI把所有的叙事文字都剪掉,全是干货。不知各位看官能否读明白?)
 

1 险资小c:

"去年全行业出现了巨额亏损,约千亿规模。主要原因是配置的中长期国债利率下降太快,而保费成本的下降远落后于前者。"

"房地产投资配置最头疼,以前还能靠地方城投债充饥,但现在利息已很低了。"

"虽然REITs市场有了,但只是个小水池,不解渴啊。"

"不动产占险资总配置比例不足5%,但要靠它拉收益,也很重要。写字楼、产业园不能投,物流又是高位,还能投什么?购物中心受电商冲击大,保障房的资产规模又太小。"
 

2 地方平台老k:

"国家政策支持城市更新,我们不缺银行贷款,但是缺股本资金。"

"股本资金哪来?国家现在推动盘活存量,但是大量资产没有现金流或者被二房东把持了。"

"我们也知道证券化是方向,但是现在没有好资产,如何是好?"

"花精力搞运营,你说得轻巧,要知道这种体制做大事行,但很难做精细化的运营。"
 

3 资管公司老S:

"以前资管公司以投资并购为主,是大甲方。增值型策略的投资基于那时市场是稳定向上的判断。"

"当甲方很爽啊,但现在对资本方、对资产方来说都是乙方了。就是面对躺平的开发商也一样,为什么人家要把好资产卖给你呢?趁着估值高留给银行抵债不更好?"

"而当市场下行或剧烈波动,增值性策略就没有长期资本敢问津了,必须改变,方向呢?"

(弹幕:为了满足传统阅读爱好者的想象,又请AI改写成小说版,加了生动的叙事,可惜篇幅有限,我就列几句吧,大家想象就是,把这些吐槽场景串串。小c扯松领带,领口蹭着后颈的汗渍;老k捏着冰球的手指微微发颤;老S晃着"不上头"黄酒的酒瓶,长发遮住了双眼。)
 

二、三大趋势

为了破解酒桌上的吐槽,我请DeepSeek给出了总结,把吐槽浓缩为痛点。

险资痛点:利差损加剧、资产荒加剧;

地方平台痛点:资本结构失衡、存量盘活困局;

资管方痛点:原有策略失效、服务转型阵痛。

如何破解呢?DeepSeek也给不出可实施的方案,也许说清不动产投资趋势会有帮助。就请新员工AI小高同学把去年公司内部培训和高和分享相关文章找找启发。

(没打领带的小高同学很快给出了答案。)
 

1 趋势一,片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最大动能

1.1底层逻辑

发展模式切换:

房地产刚性泡沫破裂→城市发展进入"运营资产"新周期

更新本质:

空间再造(旧)VS 内容更新(新):关键是产业升级×消费升级

1.2 成功案例

伦敦国王十字街区:铁路货场→谷歌AI等产业总部+中央圣马丁学院

就是把传统片区更新逐渐升级为产业社区

1.3 痛点

片区更新的统筹主体最可能是地方平台公司,但能力错配:

优势:政策理解/资源协调

短板:商业运营/资管能力

1.4 解题:大资管公司助力(统筹主体)

助力点:大资管的顶层设计×运营资源整合×金融适配能力

(提示:片区更新还处在草莽阶段,没有成熟模式,只适合机会型的案例。大资管公司的识别能力就成为成功的关键。具象化为"一把手成事指数评估模型",需穿透分析地方财政健康度/主官任期稳定性/国企存量盘活三重维度)
 

2 趋势二,价值投资是核心策略

2.1烟蒂投资与价值投资

烟蒂投资:

“捡皮夹子”的心态是不可取的,因为现在便宜的资产在下行周期内会更便宜,也没有流动性。烟蒂资产可会烫嘴的。

价值投资:获取硬核资产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核心资产的价格往往也会下跌。如果投资者在低价位获取核心资产,则在经济复苏后可以获得相对更好的回报。

价值投资的关键:投资硬核资产,就是稳定现金流的核心资产,只有在恐慌的情绪中才有交易机会。

2.2 长期资本的偏好

投资偏好:追求安全,需要当期派息(如每年的分红)

投资决策:企业决策本质是关键人的决策,如国资保险更关注国家政策方向,也会考虑资产业主的信用影响。

2.3 分析:配置策略

匹配:显然与险资偏好最匹配的策略就是价值投资

品类:商业和公寓,这些都是ToC的,偏刚需,受市场波动影响小 

3 趋势三,Pre-REITs投资正当时

3.1公募REITs分析

特点一:类别广

市值占比前三名分别是:公路类占35%,产业园类占17%,消费类(简称商业)占15%

特点二:产权类优势明显回报高、波动小

产权类公募REITs总体回报是27.8%,远高于经营类的回报是15.5%

产权类平均波动率也较小,为13.2%

特点三:消费类REITs表现突出

消费类REITs总体回报位列第三,为27.8%

年化波动率最低为9.6%,远低于其他产权类的平均值13.2%

3.2 私募REITs分析(持有型不动产ABS)

判断:私募REITs是公募REITs的重要补充

优点:

对合规要求相对宽松,这样提高了审批效率,一般在3-6个月

约束较少,杠杆设置更宽松且无募资用途限制

资产价格波动性小,这是最吸引长期资本的

缺点:

流动性较差,需要发行人设置赎回机制。
 

3.3 险资的选择

策略:REITs投资宜加大配置,某机构去年的投资收益超过了20%。

机会:一线城市的写字楼价格已在底部了,是抄底的机会。核心城市住宅也有机会,因为政策力度很大,要止跌回稳。

~~

从1.1读到3.2,我被小高同学的能力惊艳了,看到3.3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我赶紧追问。

老S:你产生幻觉了吧?怎么能相信房价会稳呢,不是涨就是跌。

小高同学:房价是可以稳住的,就看政策制定者的能力了。你会骑车吧,有一定的速度,就能平衡。

我顿时无语,想和他辩论,但晚上要交稿,没功夫和他怄气。只能按照他的语境敲击键盘。也好,不妨加点私货。(你们看不出来吧?)

~~

3.3 险资的选择

痒点:公募REITs的水量太少。2024年发行了29只,是过去三年的总和,但规模仅655亿。按险资占比不到30%看,显然杯水车薪。

机会:认为REITs估值已到高点,反而Pre-REITs基金水位低。

策略:梯度化策略

险资买REITs,能满足流动性需要,而买资产包股权,特别是参与Pre-REITs,可满足大额配置需求。让险资投资配置有阶梯性和丰富度。

3.4 资管公司的要求

基础:具备协会颁发的不动产基金管理牌照,能合理优化股债比。

关键:像投行一样的证券化退出能力,还要有提升资产现金流的大资管能力
 

三、资管公司的成功公式

能够给长期资本提供不动产配置策略的资管公司,需要有强大的整合顾问能力,需要站在险资的角度看问题,同时具有投行的服务意识。

资管公司的成功=战略力X生意力X执行力

注:大趋势及资产价值判断(战略力),模式化分析及头部资源整合能力(生意力)、提高现金流与募投管退闭环(执行力)

话题:



0

推荐

苏鑫

苏鑫

313篇文章 15小时前更新

高和资本董事长,中国房地产界资深人士,曾任SOHO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其领导的SOHO中国销售团队创造了中国房地产界营销的神话。2009年苏鑫开创了中国首支人民币商业地产私募股权基金——高和资本,专注于投资商业地产。苏鑫先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又荣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苏鑫先生还担任中国城市更新论坛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房地产同学会会长等职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