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为一位在地产金融圈里从业二十多年的老兵,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个行业,也把自己最美好的职业年华投身到了这里。同时,也一直在琢磨如何为这个行业略尽绵薄之力。直至看到我的好朋友——中伦刘柏荣律师组织的“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突然眼前一亮让人兴奋。资产证券化论坛去年参会人数达1,000多人,今年迅速上升至3,000多人。在资产证券化这个相对专业的细分市场,到底是什么力量能聚集如此多国内外的业界精英?很多业内专家甚至专程从香港、美国等地回北京参会。

我猜想背后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第一、大家对行业发展方向的预判,资产证券化是未来的方向,这是共识;第二、优秀的人自动吸引同类,再配有干货分享。主题演讲者不论资排辈,完全由真实案例一线操盘人员分享;第三、刘律师背后公益的心。这肯定不是挣钱的事,但对行业发展着实有大大的益处。

同样,我们再反观商业地产,下一个十年到底哪个细分市场是风口?是传统的拿地开发模式吗?显然不是,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基本无地可供,北京四环之内更是明确不能新建商办物业了;是当前热炒的特色小镇吗?这方面我思考较少,不敢妄加评论。但我知道一个常识,城市的本质是用最小的交通量换取最大的交换量。城市永远是越大越长,越长越大。所以我们一直坚信一点,聚焦核心城市,聚焦核心资产。

那么在一线城市核心地段有哪些机会?放眼放去,我看到的最大机会就是城市更新。城市更新内部又有千万个细分市场,有聚焦于棚户区片区改造开发的企业,首开很早就提出了“城市复兴官”计划,万科、远洋、阳光城等房企也纷纷价码城市更新;有聚焦于新材料、新技术研发的企业,北新建材已然成为这个领域的一站式提供商;有聚焦于将改造低坪效空间的联合办公企业,如优客工场、氪空间等;有聚焦于将老工厂改造成为创新创意产业园的企业,如翌成、德比等;有聚焦于将老旧物业改造成为特色酒店的企业,皇家驿站算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同时,有大量的资金方也在密切关注或者已经下场。国开金融与高和在2012年收购的上海中华企业大厦算是典型案例,2013年我们又联手做了上海老旧厂区改造加新建的梦中心项目;华融融德与高和在2015年收购了上海柏华丽项目,也算是酒店式公寓改造的一个案例;泰康资产今年的年度投资计划也明确将城市更新纳入其中;黑石、中美绿色产业基金、中信金石等资本方也都是这个细分市场的积极参与方。此外,华高莱斯、链家研究院、中指院、汉博商业、DTZ等大量的咨询研究机构,基于国内外的经典案例,也有着大量鲜活而且是一线的研究材料。

能否让上述这些企业的一线操盘人现身说法?分享每一个经典案例背后的灵性、欢喜以及困惑。令我惊喜的是,上面提到的这些企业当我发出邀请参与这场盛会时,大家都欣然同意。这些企业的创始人亦或是是核心高管,都会成为这场论坛的理事。

从形式上,我们也不会安排所谓的领导讲话,这里只分享干货,只认真知灼见。从内容上,将更加聚焦实操的细节以及背后的思考。举一个小事例:北京杨梅竹斜街是老城区胡同改造的一个标杆,背后的操盘人是我的一位朋友。当时分享其背后的思考,首先它不能太过商业化,规避游人聚集的南锣鼓巷模式,商业化背后就是高租金,高租金势必会逼走文化调性的商家,而沦为零售商街;其次还必须能传承老北京文化,不能推翻重建,更多是小修小补,保持老旧风貌,同时还需要与现有住户做好沟通;再次,选择好商家,这也是最困难的,需要一家一家的筛选和考察。这些商家必须自带流量自传播,即有调性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又不能太多商业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杨梅竹斜街内的商家,做的最好的老板往往都是跨界人士。比如杨梅竹斜街99号的星光MEETING SOMEONE,老板是一位ABC的90后,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做过餐饮。开餐厅之前在美国高盛做金融,本身对消费升级有着切身的体会。从进门时漫天星空灯的设计,到中西结合的菜品设计,都流露着老板自己对品质生活的偏好。

一言以蔽之,2017年9月中旬,北京,中国城市更新论坛,城市更新领域的千人盛会,我在这里等你,等你们。

话题:



0

推荐

苏鑫

苏鑫

303篇文章 59分钟前更新

高和资本董事长,中国房地产界资深人士,曾任SOHO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其领导的SOHO中国销售团队创造了中国房地产界营销的神话。2009年苏鑫开创了中国首支人民币商业地产私募股权基金——高和资本,专注于投资商业地产。苏鑫先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又荣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苏鑫先生还担任中国城市更新论坛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房地产同学会会长等职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