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了写这篇文章,能和王小波在心里对话,我花了不少时间把他的三篇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重读了一篇。很少读小说的我,又听了一遍《黄金时代》和《红拂夜奔》。

然而越是想学小波有趣的文风,越是不得要领。设想过,我化身为孙悟空,玩当红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在过关时,爬山涉水,除妖捉怪,终于见到了佛祖,要取真经。谁知佛祖化身为瘦高个儿的王小波,给我一把扇子,上书三个词:有趣、常识、活明白。在梦里,我把这个构思告诉了小波,他哈哈大笑:你们这些无趣的人都学歪了,还是先做你自己吧,正常行文就是。

在朗园的理想国书吧,恰逢中秋之夜,点了杯雷司令,说不定思绪微醺后能搭上王小波的文脉,和他聊个痛快。

1 特立独行的人

一个穿着很邋遢的衣服、拖着脚走路的人,拿着一个破旧的铁皮水壶、没精打采地向暖水房走去。

这是普通人王小波留在他朋友头脑中的最后形象。去世前见面的象征性场景,让她感受到一个天才的社会境遇。

王小波的硬件也是如此的普通,小眼睛,蒜头鼻、厚嘴唇,空长的一副大高个儿。

他常常自嘲,"我远看不像个好人,近看还是个好人。"小的时候他母亲一直叫他傻波子。

他曾说其这大半生都在抑郁中度过。单就他的小说和杂文中是看不出来的。

王小波在文化体制内并不入流,是个爱折腾的捣蛋鬼。最终他给中国知识界留下的也是反叛、另类、不正经的个人形象。

死后他却毫无争议的成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旗帜,被媒体强化为受难者形象。

他是一个自由的写作者、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人。

如果他给自己写墓志铭,一定会如此吧。"我来世上一遭,明白了一些道理,遇见了一些有趣的事,值了!"

 

2 有趣

~~我的无趣

开始和长盛交往时,我俩聊的很广泛,但每次我都把话题引到商业模式的讨论上。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说,"以后咱别提商业模式行不?!"一周后,他送我一套精致笔墨纸砚作为礼物。打趣的说"练练字吧,可以避免无趣"。我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拿出宣纸来也是在上面画画。

~~小波的有趣

王小波笔下有只特立独行的猪。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神。能像山羊一样跳过猪栏,能像猫一样到猪圈的屋顶游逛。它还学会了模仿汽笛的叫声,但被领导定义为破坏春耕的坏分子。

后来,那只猪被几十号人拿着手枪和火枪包围了。大难临头时,它很镇定。它冷静的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叫,不离那条线。趁人不妨,它找到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跑得潇洒至极。

王小波的有趣,在他的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用多讲,随便翻翻他的小说和杂文就能感知。

李银河说,他的幽默不是停留在语言快感层面的贫嘴和调侃,而是对世界荒诞性的揭示,蕴含着敏锐的思考和观察。

王小波的幽默还依靠的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想象力。李静说,他写小说会有个主题,然后主题就像一个干细胞,分裂出一部小说所需要的全部器官。

王小波的有趣来源于,他对设置别人生活的人的极端厌恶。他认为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充满了虚伪,就像一个洋葱头,皮都是假的,一层一层的剥下去,到死时还没有剥到芯呢。

人生无常本是常态,但他分析人性是害怕改变的。沉默的大多数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

王小波不愿接受世界的愚昧与无趣,认为形式主义随处可见,都是朴素智识的缺失。

他的一生致力于将一个无趣的世界变得有趣。他说,有趣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一直伸往未知的领域,无趣是个封闭的空间。

他不装,从不说一些大道理,而是用小说式的叙述,让人们在叙事中接受一个观点。

~~~

老S:王小波眼中的有趣指的是什么?

通义AI:王小波认为“有趣”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或者消遣,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与压制个性的社会现象相对立的一种精神状态。以下几点可以概括王小波对“有趣”的看法:

 人性舒展:“有趣”意味着个体能够自由地表达自我,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

魅力体现:"有趣"包含了人的魅力:幽默感、独特的见解以及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

智慧火花:他笔下的“有趣”往往伴随着对生活的洞察,对智慧的推崇。

3 常识

~~社会稳定需要常识

中国人被数千年来延续至今的反智主义、实用功利主义和假正经包围着。使我们的头脑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而成为实现功利主义的专器。

所以,真正知识分子在我们的社会里是稀有资源,因为我们的智力活动早被制度化了。

要进化到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给中国社会开的药方是理性。

理性就是反对有些价值观念可以不经证实、不经检验就天然地对人们的人生具有指导意义,或者能够作用于这个社会。

面对乌卡时代,王小波开的药方不只是理性,还强调常识。他继承了以休谟为代表的英美经验主义,这是一种相对保守的知识分子传统,与政治、体制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张,多是一种纠错型的批判。

王小波认为必须以知识理性和经验理性为基础,回到“常识”和“现实功利”里面,这样,以此来驱除由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理念带来的误区和政治灾难。

王小波认为不管多么复杂的社会或政治观念,只要按照日常生活的经验理性(常识)去判断,立即会变得心明眼亮。

~~投资也离不开常识

最早使我在投资中注意利用常识的,是我的上师芒格。他提出过"祖母的规矩",就是先吃胡萝卜,然后才准吃甜点。引申到生活和投资中,芒格告诉我们,有价值的东西通常不是轻易能得到的,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去争取,而且我们经常遇到的难题比胡萝卜要难吃的多。

当然,把难题比喻成胡萝卜还是苦菜哪个更精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资要关注常识 。

可惜这点我做的并不好。

最近观看了音乐肢体剧《笑忘书》,讲述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中年人,过55岁生日时,唤醒的碎片记忆。用肢体的舞蹈来视觉化地感知他的友情、爱情、生活的经历。

我记忆力不好,好在有记录工作日志的习惯。假期翻来看看,被2015年和2016年社会中弥漫的创新思潮所震撼。

我那时深陷其中。为了搞社群,做了牛杯(红色牛角状的用3D打印的杯子)。为了搞产品创新,做了hiwork(创新的服务式办公)。为了追互联网的时髦,孵化了牛办(网上找办公室的平台)。

高和本来是做重资产投资的,却搞了一个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互联网与不动产结合的公司。现在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最失败的就是投资了以二房东模式为主的联合办公。

不妨回到常识再审视一下二房东模式,它的本质是赚租金差价的生意。当市场持续上涨时,这种模式可以赚得盘满钵满。但市场却是不断波动的,一个浪头打下来,原来积累的利润就被吃光了。没有利润的生意,做规模又有什么意义呢?

同样如果用常识再审视一下Pto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其底层资产多是不动产,哪有那么高的持续回报?就能理解为什么如此迅速的崩盘了。

2019年宏观政策对房地产进行打压时,所有的银行都信誓旦旦地说通过了压力测试。如果用常识分析就会明白,房价进入加速下跌通道,谁还会买房子呢?结果是房地产泡沫被人为的挤爆。

~~

芒格的智慧中提到常识的很多,至少有三点我想记在心里。

做对了的事,重复做。

不做被看透的傻事。

生活中每一次不幸,都是使你进步和强大的机会。

~~~

老S:英美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请说说他的观点。

豆包AI:休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坚持经验主义的方法就是坚持怀疑主义。

休谟提出了对因果关系的怀疑,他认为我们无法通过理性证明因果关系的存在。

休谟还认为,常识是我们行动的基础。

他强调,尽管我们不能用理性来证明常识的绝对正确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根据这些信念行事,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序进行。

4 活明白

~~活透了

10年前参加一位房地产界大佬的50岁生日会。人数不多,但就是名人和名嘴,连某大国的大使都参加了。轮到那位名嘴发言,他说老兄你一生中应该感谢三个人,第一是邓小平,第二是你老婆,第三就是我。因为我们一起创业的时候,虽然有磕磕绊绊,但是在过沟过坎的过程中,你变了很多,不再纠结,更自信了。遇到天大的难事儿,都能从你身体中穿过去。用北京话来说"你活透了!"

(弹幕:我翻译一下,用中国老话来说就是:活明白了!)

~~要活明白

苗炜曾在王小波的纪念会上读过两句,是好多人都读过的《思维的乐趣》中的那句话: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唯一的办法不是对抗,而是看穿生活的荒诞,超越自身的处境,达到精神上无拘无束的自由,就是要活明白。

做人要活得明白,最起码的,是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与苏格拉底那句“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有暗合之处。

要想活明白,除了接受常识外,还要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关于批判性思维,罗素认为它是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他认为批判性思维包括了质疑接受的观点、评估论据的逻辑性,并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要有开放性。

批判性思维还需要反思。定期反思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偏见,努力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想法。

~~~

老S:人怎样才能活明白?王小波如何说?

Kimi智能:王小波认为人要活明白,就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追求智慧和理性,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这样才能活得通透,活得有意思。

5 有趣、懂常识、活明白的人

我把王小波全集都喂给了AI,赋予他王小波的角色,希望他本人能为我解惑。

老S:小波你好,请告诉我,历史上具有有趣、懂常识、活明白的人是谁?你认为你是吗?

小波AI:不多,但我也不想误导你。至于我,也算是有趣和用常识理解世界的人,并一直努力成为活明白的人。

(弹幕:要想活明白可真难,就是要读高人的书,和高人交流。)

 
 
话题:



0

推荐

苏鑫

苏鑫

299篇文章 36分钟前更新

高和资本董事长,中国房地产界资深人士,曾任SOHO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其领导的SOHO中国销售团队创造了中国房地产界营销的神话。2009年苏鑫开创了中国首支人民币商业地产私募股权基金——高和资本,专注于投资商业地产。苏鑫先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又荣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苏鑫先生还担任中国城市更新论坛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房地产同学会会长等职务。

文章